谢邀!《汉书》是班固写的,班固生活在东汉时期,无论是大环境的影响,还是班固自身的气质,都使得他写的《汉书》显得醇厚端正,像是埋了三十年的女儿红;范晔生活在南朝,那时候文人都超逸拔俗,这使得他写的《后汉书》有种清新瑰丽的感觉,像是一杯又好看味道又多样的鸡尾酒!
中华书局:点校本汉书,1962; 谢秉洪:汉书考校-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中心,2013; 朱家平:汉书校点注释补正,2021; 陈直:汉书新证,1959; 推荐说明1:点校本汉书是汉书通行的本子,点校本修订本目前尚未出版。点校本以王先谦《汉书补注》为底本,以百衲本 ...
2015年7月28日 · 汉书「文赡而事详」,记录策论、文章多,俨然政书。汉书单独列传者不论文武,如贾谊、董仲舒、司马相如、萧望之、冯奉世,都是收录他们的作品,所以篇幅长。这一点上史记的确有「疏略」,一些挺重要的诏书、策论没有记录,汉书补足了这一点。
《汉书·艺文志》正是在《七略》的基础上删修而成。 刘歆《钟律书》则大段被《汉书·律历志》引用,成为其不同于《史记》的一部分。 这些新出现的书籍都标识着汉王朝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进步,可供班固参考。
臣瓒有《汉书音义》一种,诸家《史记》《汉书》注本多有所引。但其人姓氏、事迹已不能详考,三家注之一的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序中是这么说的: 《汉书音义》称“臣瓒”者,莫知氏姓,今直云“瓒曰”。 裴骃是刘宋时人,可见南北朝时已不知其人详情。
《汉书》和《史记》中对霸王的记载,除了因断代史、通史的差异造成体例不同外,还体现了班固和太史公治史态度的不同:太史公虽然认可汉朝为正统,但并未抬高汉朝、贬低汉朝的敌人,而是客观承认霸王的历史地位,因此对霸王的称呼比较尊重;而班固 ...
”而班固在《汉书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:“胜为人乐酒好内,有子百二十馀人。 两字之差,让两人记载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,司马迁的意思是,刘胜喜好酒色,有儿子、旁支亲属120余人,而班固则直接说刘胜有120个儿子。
事实上,班固的时代,经学与史学并未真正分离,对于班固来说,《汉书》之作并不是后世所谓的史学作品,而是“准天地、统阴阳”的思想伟业,一如司马迁《太史公(书)》,以“成一家之言”为己任,与《荀子》、《孟子》如出一辙(钱穆《太史公考释
《汉书》在二十四史中是上乘之作,在前四史中也是仅次于《史记》的存在,不仅是创作时间,还体现在材料、水平、功底和文学色彩上。 任何史料在编纂成书的时候,都会吸收创作者的主观思想,这是必然因果。
谢承后汉书虽然史料丰富,但奉孙吴为正统,当然是不行的。 东汉观记错漏太多,华峤后来作秘书监就写了汉后书。 汉后书修成后,西晋大文豪们纷纷赞扬,认为华峤可以比肩迁固,也成为了官方正式收藏的史书。